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坐标 太清宫 (沈阳)

子午 2022-5-5 16:32:35
太清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西顺城街16号,是道教全真道龙门派宫观。为辽宁省道教协会、沈阳市道教协会所在地。

历史

太清宫是龙门派在中国东北最大的十方丛林,创建于清朝康熙二年癸卯(1663年)。太清宫开山祖师郭守真(道号“弘阳子”,为龙门派第八代传人)的“遗蜕”曾埋藏在此。

郭守真本籍今辽宁辽阳。自幼在山东即墨县马鞍山聚仙宫拜龙门派第七代律师李常明为师。后来回到辽东,于明朝崇祯三年(1630年)开始在今辽宁本溪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修行30多年,使该山成为道教在中国东北的传播之地。清朝康熙初年,盛京将军乌库礼慕名迎请他来到盛京(今沈阳)祈雨。

《东华全录·灾异志·旱魃之记》记载:“时沈邑酷旱,遂建醮祈雨,三日甘霖降。欲酬重礼,固辞不受。唯求得城垣西北角楼一段,因地势低洼,积潦成一水池,撤水填平,建三教堂以为师焚修之所。”三教堂就是如今太清宫的前身,体制为子孙院。“三教堂”之名体现了全真道三教合一的教旨。当时建有大殿三间以及玉皇阁、关帝殿、客堂、耳房等建筑。《奉天府承德县祠祀志》记载:“三教堂在怀远门外,又称在外攘门外。有三殿三楹、经楼三楹、后殿三楹、配殿八楹,耳房四楹,前殿三楹、耳房八楹,大门一楹,左右边门各一楹。”康熙五十二年己丑(1673年),郭守真在三教堂羽化,在三教堂的后院建塔奉安,此后岁时致祭。

乾隆三十年乙酉(1766年),三教堂遭水灾,殿宇倾圮,经三教堂道士赵一尘募化,逐步修复。乾隆三十二年丁亥(1768年),又由道士马阳震在盛京魏将军、刑部侍郎荣及各界人士的支持下,扩建三教堂,增建了外院群房以及西院老基屋宇并大殿前的东西两廊,周围建围墙,乾隆四十四年已未(1779年)完工,三教堂遂更名为太清宫。当时共有房屋八十八间,有方丈、监院、职事等道众百余人,定为十方丛林,为中国东北道教第一丛林。

嘉庆十三年戊辰(1808年),太清宫监院闾山子为方便交通,打通山门外的围墙,辟成东西直路;其南设有照壁,内置棂栏;经过两年的建设,又把西院及后院西北角的房屋增修成对称分布,并且增改照房九间。至此,太清宫共有房屋一百零二间,面积5250平方米。

光绪三十一年腊月(1906年初),太清宫监院潘宗泰卸任他去,葛月潭接任监院。葛月潭监院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春开工重修玉皇阁、大殿、善功祠,以及部分房屋,于同年九月完工。

中华民国初年,太清宫成为中国道教会关东总分会的所在地。民国三年(1914年),经诸山公议和各界推举,葛月潭从监院升任方丈,随即开坛传戒。葛方丈俗名为月潭,道名为明新,道号震庚道人、枕流道者,工诗词,善书画。

《太清宫丛林历史法略》记载:太清宫从道光三年(1821年)开始,由方丈孙抱一首先传戒,受戒弟子36人。道光十三年(1831年),方丈赵坚忍传戒,受戒弟子103人。同治十三年(1874年),方丈张耕云传戒,受戒弟子177人。光绪五年(1879年),方丈魏眠云传戒,受戒弟子244人。此后,太清宫戒坛中断40多年,直到葛月潭方丈任内又传戒三次:民国三年(1914年)受戒弟子333人,民国十年(1921年)受戒弟子387人,民国十八年(1929年)受戒弟子461人,这三次共有受戒弟子1081人。葛月潭方丈羽化后,其弟子纪至隐任方丈,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传戒一次,受戒弟子690多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金诚泽任方丈,任内在双城县无量观及沈阳太清宫先后传戒两次,受戒弟子共900多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太清宫方丈岳崇岱出任中国道教协会首任会长,参与筹备并成立了中国道教协会,1958年被打成“右派分子”,同年在沈阳自杀身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太清宫历年都开展小规模维修。1954年和1959年,又各开展一次大规模维修,修建了老君殿、玉皇殿,并在全院开展了彩画工程。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1966年8月23日下午,太清宫内的碑塔、神像、钟鼎等被红卫兵全部拆除或砸碎,太清宫内保存的古籍、碑帖、书画等文物全部被焚毁或散佚,太清宫的文史及档案资料也全部被焚毁。文化大革命期间,太清宫停止宗教活动,房屋被工厂、学校、居民等占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辽宁省道教协会于1979年8月恢复工作,并于同年11月成立沈阳市道教协会。同年12月,辽宁省道教协会、沈阳市道教协会再次接管并进驻太清宫。1980年8月,辽宁省道教协会召开第三届代表会议,改选了第二届理事会。

1962年11月,太清宫被沈阳市人民委员会公布为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9月,被辽宁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又经国务院批准为道教全国重点宫观。1980年起,辽宁省人民政府、沈阳市人民政府及有关单位多次拨款共计70多万元人民币,恢复太清宫的原貌。塑像、彩绘、雕刻等都获得恢复,玉皇殿、吕祖殿、邱祖殿、三官殿、郭祖殿等殿内的神像都获得重塑,并且修复了善功祠、方丈房以及部分寮房,全部恢复工程于1985年末完工。

农历每月初一、十五为太清宫的祀神日,信众届时聚集太清宫。

历任住持

太清宫实行丛林制度后,历任住持(即住院方丈)为:
孙抱一(?-?)
赵坚忍(?-?)
张圆璇(1874年-1887年)
魏永彩(?-?)
葛明新(1914年-1934年)
纪至隐(1934年-1944年)
金诚泽(1944年-1946年)
郑宗悟(1946年-1949年)
岳崇岱(1949年-1958年)
田崇曲(?-?)
李嗣一(2005年7月-)


1963年9月30日 沈阳太清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共收到 0 条点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