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坐标 普庵派

admin 2022-5-5 19:15:29
普庵派,又称普唵派、普庵法教、普庵小法等,与闾山派是台湾民间信仰的重要流派之一,盛行于澎湖、高雄、台南、彰化沿海等地区,奉禅宗高僧普庵印肃为教主,著重其禅学及神通力而衍生的传统民间信仰,重视于道法上的神咒、符箓、结印等科仪。

滥觞

普庵派,本是区域色彩较浓的民间信仰,法术、符令等传承多倚仗口耳相传;著重祭典仪式与法术。

普庵派以佛教禅宗普庵印肃信仰为基底,著重其禅学及神通力的方面,仪式授道于藏传佛教之影响,并吸收了道教正一道、印度信仰或密宗中的瑜伽派、伽俐派、儒家经典等理论与思想。

教派具强包容性,广纳各宗教派别神佛,主要以各种法事、符箓、结印,为人消灾除厄。由于普庵禅师的神通性,具有无限化身,故其造像有多种:有比丘像、法师像、道士像、将军像、帝王像等。

信仰在地化

普庵派虽奉佛教禅宗高僧为教主,但在咒语、科仪方面却少见佛教梵语色彩,反而常以汉文来祝颂[5],以下将以《请神咒-普唵大教主》举例并释明:

【请神咒】普唵大教主

奉请普唵大教主,神通变化不须疑

随慈发愿渡众生,作大医王救诸苦

致慈云 助法雨

荡涤社稷光万里,修造动土任兴工

不问风雾并禁忌,圆光令法妙如云

万亿诸天常守护,百万火首金刚将

梵王帝释常佐助,布祥光洗沾甘露

一切众生皆得渡,惟愿古佛降临来

 神 兵 火 急 如 律 令


颂词咒语,诵念者呼请祈求所想要奉请的神明,如普唵大教主 ,即请普唵祖师降临,为他做主、处理所祝祷之事,如驱魔、保佑平安等等。由神咒中的用字可知,于“惟愿古佛降临来”一句,证明与佛教的渊源,然普庵派之神咒并非如佛教经典中的大量使用梵语,而是贴近在地群众的汉语,依此更突显教派积极入世的精神与浓厚在地化的体现。

信仰多元化

普庵派是个包容各宗教、派别,且低排他性的民间信仰,以下将由《请神咒-黑虎将军》举例释明:

【请神咒】黑虎将军

召请龙虎山 黑虎将

金轮元帅大将军,上山黑山上

上山驱猛虎,下水斩蛟龙

天上步七星,地下应五龙

日月当吾照,鬼神见吾惊

吾有天师法,吾有本坛兵

弟子中坛请,黑虎将军降临来

愿 降 临 来

伽俐弟子神通俐、伽俐弟子神咒俐

敕煞本愿哆唠俐,火 急 如律令


黑虎将军请神咒,便是普庵派宗教多元的例子。神咒开头所提到的召请“龙虎山 黑虎将” ,龙虎山指的正是道教门派中的正一道;于其后的“吾有天师法,吾有本坛兵”中,天师指的正是五斗米道的教主张天师。

而神咒最后所提“伽俐弟子神通俐、伽俐弟子神咒俐”,则可能是普庵派吸收印度宗教伽俐派的佐证;在最后的“本愿哆唠俐”中,则又回归了教主普唵祖师及佛教经典的依规。

科仪法术

普庵派著重其祭祀科仪与法术,所施之法术科仪有:请坛、安营、放营、召营、犒军 走唐宫 透狱 送内外煞 武宴 请火、操营、结界、造桥过限、祭煞、安宫、抓妖、煮油过火、落地府、进花园、脱身、讨祀、调解前世冤仇、安厝、画符、出火、入火等,亦有施行超渡仪式者。

小法

法师,澎湖一带又称小法、法仔师、法官、福官, 早期之村落多由8岁至14岁的孩童担任此职,于村庄中公庙之法师长传道授业,并行使各种法会的承演。法师常与乩童配合办理济世,名曰武坛。

小法之职务中,除了平是于庙中早晚诵课、请坛、请神、召营外,也在神明绕境时,随赐神轿、乩童,护卫神明出巡;因此在神明绕境时,台湾中南部又将其称呼为“后诵”、“轿后诵”。

法师长,又称为坛头或福官头,为公庙法事之掌门人,负责传授门派道法及主持法事进行。多由公庙众法师中之最资深或有德行者担任此职务。

特色法器

头鍪
头鍪,又称兜鍪、头眉、额眉,小法行法之时,额头上绑缚之物,造型为明代武将头盔样式,材质多为皮革制成。鍪下之系有头巾,分别有颜青、红、白、黑、黄五色,代表东、南、西、北、中五方。

于普庵数支派中,府城和意堂派有别于其他支派,其头巾颜色并非各自分立,而是五色和一的五色巾。

金鼓
金鼓,普唵小法之音乐法器,分别由鼓、金、奉旨组成,系配合念咒而操演施用:

鼓,有大鼓及手鼓两种,大股有鼓架,系在庙中作法时使用;手鼓系有一木柄的小鼓,绕境巡行时使用。
金,即指响锣。
奉旨,系由2块长方木互击发声的响板。
特别的是,于普庵数支派中,府城和意堂派的金鼓则是由鼓(法鼓)、金(明锣)、巴铃组成:

鼓,特指八角鼓,由一长木柄串起内凹八角形的皮鼓;是府城地区最先发展出之鼓种,被府城和意堂派所采用。
金,铜锣也,府城和意堂派多称之明锣。
巴铃,又称串铃、虎撑,为铜制的中空圆环,内有铜珠数粒,借由摇摆而发出“沙沙”声响。

澎湖地区流派

•玉皇敕令敕令支派:

東甲北極殿、文澳祖師廟、高馬北極殿、大港埔祖師廟

•玉皇敕令雷令支派:

鼎灣開帝殿、成功天軍殿、府城開帝殿開興堂、高雄天軍殿

•玉皇敕旨敕令支派:

案山北極殿、高案北極殿、沙港廣聖殿

•玉皇敕旨雷令支派:

中屯永安宮、菜園東安宮、高雄東安宮

•雷令支派:

烏崁靖海宮、鳥嶼福德宮

•雷令、敕令支派:

合界威揚宮、大池治安宮

•玉皇敕令三十三天都元帅敕令支派:

潭邊東明宮

台南 高雄地区流派

简史: 为澎湖籍高松法师自澎湖传自至府城,以澎湖普庵派三坛法结合府城道士正一派及闾山红头小法后自成一门,其最大的识别特质为法师行法时大多著八卦衣,亦有著正一派高功道士之绛衣,法眉之头巾为特有的五色巾,流派法坛以祀奉七祖仙师为主。

※府城下太子和意堂

※台南和玄堂

※鼎金北极殿

※旗津玄圣堂

彰化沿海地区流派

简史:彰化沿海地区之普庵,与澎湖、台南普庵派系唱腔音韵、行法动作大为不同,以普庵派三坛法自成一门流传至今,以和美镇为大本营,其最大辨识特征为使用古龙头金鞭圣者,法师行法时手执长方形黑色令旗,和美沿海惯例较少著法眉之头巾与龙虎裙,其原因为当地从事丧葬的法师几乎著法眉龙虎裙,而当地习俗又不喜从丧法师到庙行法故当地不穿法眉、龙虎裙。且与其他普庵派系较为不同的是不脱去鞋行法。

•和美平安宫

•和美天福宫

•和美普道院

•和美联兴宫

•和美太子宫

•和美近天宫

•和美集圣宫

•和美嘉佑宫

•和美保安宫

•和美武皇宫

•线西圣德宫

•线西汉威殿


普唵派,普唵教主符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共收到 0 条点评
返回顶部